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443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省委政策研究室:
朱建斌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0443号)提案,现交由我厅会同办理。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一、降低用地成本工作开展情况
(一)对2018年1月1日以后批准的新增用地,一律停征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通过此项措施降低用地成本。
(二)加强弹性年期出让、租让结合等方式用地政策宣传,鼓励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采用不同方式取得用地。以弹性年期出让方式降低用地成本,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降低用地成本,通过免征土地使用税降低用地成本。
(三)将符合条件的新产业新业态归为工业类,享受工业地价降低用地成本。
(四)通过区域内开发成本综合、动态平衡,以商业用地、综合用地、住宅用地等经营性用地弥补工业用地成本以此降低用地成本。
二、主要做法
(一)合力攻坚,加强协作配合。一是降低用地成本工作涉及自然资源、财政、发改、工信、税务、社保、招商等各部门的多项政策,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相关部门,就项目投资强度、产业性质、土地出让金管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专项资金等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并配合省发改委举办降成本业务培训,对企业降成本及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政策及时进行宣传。二是建立工作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及时向16个州(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印发《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对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相关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抓紧时间全力整改。
(二)完善配套,强化政策支撑。指导州(市)积极推行差异化工业用地区域开发和奖励政策,如昆明市政府制定并出台《关于印发昆明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办法的通知》(昆政发〔2018〕1号),从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等方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为实体经济企业全面减负;德宏州出台《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降低工业企业等实体经济用地成本的意见》(德政发〔2019〕12号),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有序引导德宏州工业转型升级;安宁市委印发了《关于落实省和昆明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文件精神促进工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细则的通知》,明确了差别化工业用地的奖励标准及奖励兑现时间、审核认定部门等具体事项。
(三)助力推动,盘活存量促进降成本。为切实加强存量用地盘活增效,不断提升土地有效供给,支撑降成本,紧盯省攻坚行动目标任务,深化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完善处置进展与用地指标调剂、审批挂钩等激励惩戒措施,实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强化指导和督办,对标对表坚决落实处置措施,着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继续加强降成本政策研究和落实。一是加强工业用地降成本工作研究,鼓励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灵活用地方式、加强闲置存量挖潜、调整优化工业用地地价、降低土地流转盘活成本。二是指导各地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各项计提费用减免,停止征收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支持工业项目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容积率,对其不再增收土地出让价款。对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企业,经批准可最长于2年内分期缴纳,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三是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二)简化审批材料,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的“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和“多测合一”工作,落实好合并审批、优化流程、简化材料等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用地审批效率。一是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合并,统一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统一核发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二是开展用地与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等需要测绘的环节实行一次性测绘。三是将规划核实与土地核验等验收合并为一个验收事项,形成一个审查内容,一个窗口接件,一个事项办理。
(三)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管理。加快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加强多部门信息数据互通共享,通过信息集成,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办事便利化。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2020年力争实现全覆盖,确保全省按期完成压缩登记时限的任务。加快存量数据整合汇交,完善不动产登记服务标准化建设,依法精简申请材料,优化登记办理环节,努力为企业办好不动产登记。
(四)加强地价调控。严格按照《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和规范自然资源评价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基准地价2-3年必须全面更新,超过6年未更新的城乡基准地价,不得作为土地评估依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严格遵守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等各项国家规范和土地行业技术标准,完善规范城乡基准地价管理,对工业等产业用地,在基准地价制订时,要求全面体现实体经济降成本各项政策,相应适度下调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并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等级价格和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成果在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中的作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2020年7月23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甜蓉 6574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