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厅动态
凝聚古生物化石管护合力 云南省第二届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来源:省地质调查局 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          发布时间:2023-11-08 09:26:35 【字体:

11月7日,云南省第二届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昆明召开,旨在进一步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共同推动加快构建“分类管理、重点保护、科研优先、合理利用”的云南古生物化石保护和管理新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一级调研员李香菊作报告,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俊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地质调查局局长吴先勇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充分肯定了一年来云南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成效。一是资源家底不断摸清。完成16个州(市)320处化石产地调查,基本覆盖全省古生物化石分布区和化石类群,其中,新发现有重要研究及科普价值产地50余处。编制《云南省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评估报告》。二是信息化建设持续完善。推进云南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完成行政审批、资料入库等功能的研发和试运行,实现行政管理、专业研究、大众科普、信息发布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行政管理逐步规范。编制国家和省级古生物化石管理政策法规文件汇编,制定云南省古生物化石鉴定和发掘督导工作实施细则2项,组织实地评估和方案评审,保障楚雄州3个县(市)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昆明市呈贡区七甸哺乳动物化石试发掘等工作有序规范开展。四是技术支撑日趋成熟。建设罗平生物群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申报施甸县何元乡、禄丰市大洼村2个地质文化村,以产地调查赋能乡村振兴。五是科普宣传更加深入。编制《云南省古生物化石保护宣传手册》,录制“云南普法·专家访谈”专题电视节目,开展“4·22”世界地球日3场线上线下活动,深入机关、社区、学校送讲,着力扩大宣传范围,营造全民参与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良好氛围。

 

会上,朱敏以“‘颌之初’研究进展与展望”为题作学术报告,围绕颌的起源这一脊椎动物进化史上最为重要的演化事件,讲解了有颌类早期分化等相关研究,增强了大家对古脊椎动物前沿科学的认识。李香菊作题为“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专题报告,详细回顾了我国古生物化石管护政策法规历史沿革,从行政角度解读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文芠,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研究员刘煜分别介绍了澄江生物群、罗平生物群保护与管理的工作进展、经验举措、亮点成效和未来打算。

会议强调,古生物化石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一环,事关生态平衡、资源供给和循环经济,意义重大。通过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和研究,以古喻今、将今论古,能有效指导对物种起源、生存、发展、消亡历史规律的探索,为居安思危、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和启示。

会议就加速健全完善云南古生物化石“全链条”保护与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全省调查、发掘、保存、科研等各类行为,切实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等达成共识。一是要认真履职。继续严格贯彻执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切实履行行政主管部门和专家职责。二是要规范程序。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及时把专家意见和基层建议反馈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是要扩大影响。常态化组织研讨交流、科普宣传等活动,以专家委员的权威性和公信度提升专家委员会的影响力。四是要加强监管。建立自然资源、公安、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和动态巡查,加大对盗掘、非法交易、非法进出口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我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管理正常秩序。

会议还为新增委员颁发了聘书,审议了云南省古生物化石鉴定工作实施细则、发掘督导工作实施细则和保护宣传手册,对当前重点工作和下一步计划进行了研讨。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云南省第二届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省地质调查局、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