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海南,一串闪光的名字。改革开放以来,它们勇立潮头,踔厉奋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在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强有力支撑下,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而它们也从富庶的产粮区逐渐转为粮食主销区,改变了我国“南粮北运”的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记者近日调研得知,上述七省市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同时,借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东风,创新机制,调整布局,力争补足资源短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新的跨越。
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北粮南调,吃大米靠东北。但是南方自己的责任田,自己还是要保。”“我们现在叫耕地红线终身责任制,在哪一任耕地红线突破了,退了休也要追究。这是‘国之大者’。”
自然资源部迅速作出回应。3月12日,王广华部长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部长通道”上表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住总量的同时要优化布局。今年,自然资源部将通过采取经济奖惩的措施,促使南方部分省份有序恢复一部分流失的优质耕地,以有效遏制“北粮南运”势头加剧。
主销区成为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重中之重,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
南方地区自古多鱼米之乡,曾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公开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方14个省份中超半数为粮食净调出省份。2001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全国被划分为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基本平衡区。这个制度设计以“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改变了原先各省在粮食生产上“以粮为纲”“自给自足”的局面。主销区不再承担粮食生产的具体任务,改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大量耕地用于非农建设和种植经济作物。
近年来,沿海地区等粮食主销区的种粮面积持续下降,主产区粮食供给压力不断增大,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分布重心继续北移,64%的耕地分布在光热土条件相对较差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位于一年一熟制地区的耕地占47.87%。
随着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吃饭为大”的重要性被重新提到突出位置,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粮食主销区也要担负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职责成为必然要求。
党政同责正逐步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今年,相关部门将与省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道,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承诺。政治责任,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负责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最刚性、最有力的推动因素。
粮食主销区各省级自然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既是贯彻主题教育总要求“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过程,也是对新时代新征程自然资源工作“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定位的全面落实。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负责同志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要求从“国之大者”战略高度看待耕地保护工作,把坚守耕地红线作为忠实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检验标准和政治责任,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必须将耕地保护百分百落到位。厅党组认真研究采取了一系列“长牙齿”的硬措施,持续完善“人防+技防”耕地保护新格局,积极打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省,夯实粮食生产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农业生产基础。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负责同志介绍,省厅正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组织省、市党委政府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完成地级以上市政府2022年度相关考核工作。
天津制定了《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职责清单》,拟成立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天津市对区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正在研究起草。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国家耕地保护督察和最近一年国土变更调查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全面检查涉农区耕地用途管制执行情况,并对农林水等相关部门、街镇政府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延伸监督检查。重点围绕地方政府建立耕地用途管制机制情况、行业用地部门涉耕许可备案“应办未办”情况,开展“制度立得起”“审批疏得通”“违法查得到”“执法堵得住”“耕地补得实”五个方面的核查。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完成地级以上市政府2022年度相关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报省委、省政府审定,按要求在全省范围内通报,落实奖惩。
破解“两平衡”核心问题
耕地流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建设用地,另一个是其他农用地。相应地,补充耕地的途径一个是占补平衡,另一个是进出平衡。
比较而言,占补平衡的压力是长期增量发展导致的,归根结底要转变发展方式。北京、上海近年来持续减量发展,作出了很好的示范。进出平衡的压力,则主要是农业结构调整导致的。
此外,大部分主销区省市拥有的是优质耕地,如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都是我国传统的两季稻产区,这也说明了恢复主销区耕地和粮食产能的重要性。
调查研究主销区耕地总体情况,可以增强保护耕地的信心。
福建“三调”现状耕地为1397.99万亩,比“二调”减少614.72万亩。其中,水田1185.76万亩、水浇地47.77万亩、旱地164.46万亩。福建厅负责同志介绍,2022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落实2021年耕地进出平衡有关工作的通知。今年3月,经福建省政府同意,省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林业、海洋渔业部门联合印发耕地进出平衡省级指导意见,并组织开展耕地进出平衡的现场督导和约谈,压实了市、县责任。经多方努力,去年该省首次实现耕地面积止减回增。
浙江省“三调”耕地为1935.7万亩,与“二调”相比减少达1044.33万亩。省自然资源厅的同志介绍时焦虑溢于言表。不过,这却没有引起记者的焦虑——该省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硬措施及其成果,让记者看到了希望和信心。
浙江厅今年部署了四场硬仗:一是坚决打赢土地综合整治主体战;二是坚决打赢耕地垦造攻坚战,力争年度垦造耕地6万亩;三是坚决打好永久基本农田提质战,建成集中连片区50万亩;四是坚决打响陡坡与平原农用地布局优化突围战,力争全年“山上换山下”3万亩。记者获悉,浙江已连续两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
压实政治责任之外,保护耕地还要靠落实“长牙齿”、严起来的要求,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施行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给农民足够的种粮补贴等,而这些都是发达地区的优势。
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数十年高速增长,一些地方尤其是粮食主销区确实要经历耕地“还账”的苦恼和阵痛,这也恰恰证明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要,不能把苦恼再留给后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记者调研看到,粮食主销区各省市正和其他地方一道,全面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力求彻底转变发展模式,走上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