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开展“湖泊革命”实施洱海 综合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来源: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2024-04-19 15:57:55 【字体:

一、案例背景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境内,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新三湖”之一,也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湖泊面积25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随着产业发展和人口增加,洱海水质逐渐富营养化、污染严重,曾两次暴发全湖性蓝藻。大理州委、州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嘱托、攻坚克难,开展一系列综合保护治理行动,逐步改善了洱海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湖泊保护治理的“洱海经验”。

二、核心机制

“十四五”以来,大理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抓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批复总投资约53.8亿元,其中中央支持20亿元。举全州之力,拿出“闯”的干劲,展现“新”的姿态,坚持全民治湖、依法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等措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洱海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生态筑底、绿色赋能”。充分利用优质的自然资源本底条件,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的前提下,融合发展旅游、康养、休闲、文化等产业,通过旅游者消费、购买产品等方式实现生态产品的增值溢价。

三、主要做法

(一)全民治湖,政府主导推动。大理州委、州政府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洱海湖长,组建州和流域县(市)一线指挥部,向流域18个乡镇(街道)派驻一线工作队。全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尽锐出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发扬担当实干、不畏艰难、敢打胜仗的优良作风,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落实一线工作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洱海保护治理“问题在一线解决、责任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推进”。各级各部门派出工作队员发动群众组织开展“三清洁”活动(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等实际行动参与洱海保护治理。把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设立为“洱海保护日”,建成国内湖泊保护领域首创的“洱海保护与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初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全民共治共享工作体系,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成为洱海保护的参与者、受益者。抓实全民共护洱海宣传宣讲、科普教育,健全保护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共识深入人心。同时,大理州积极向上争取支持,2022年6月7日,大理州申报的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名单。

(二)依法治湖,形成制度约束。大理州始终把提高治湖法治化水平作为洱海保护的重要保障,制定出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科学划定洱海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把洱海流域划分为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和绿色发展区,逐一明确分区管控要求、保留事项清单和退出事项清单,配套出台规范洱海流域餐饮和客栈经营、农村个人建房等的管理办法,构建了富有特色、系统完备、结合实际的洱海保护法规体系。实行洱海流域一、二级保护区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统筹整合洱海管理、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和水务、公安等部门力量,严厉打击洱海流域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为洱海保护治理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三)科学治湖,强化科技支撑。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围绕构建“一屏一带一核一区多廊”总体生态安全格局,打造建设四个“一”体系,即坚持“一核心”(以水为核心目标),管住“一源头”(坝区农业面源、城乡生活等污染源),建好“一通道”(入湖清水通道),构建“一循环”生产生活生态自然良性生态循环系统。促进洱海流域从“一湖之治”转向“全域之治、系统之治”。同时,大理州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环科院、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的科研协作,组建由院士等权威专家团队,建立健全科研统筹和专家会商工作机制,依托洱海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洱海“科技小院”和专家工作站等平台,持续深化洱海保护治理科技攻关,建成覆盖洱海流域“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的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工作措施的互联互通、深度融合,科学指导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工作。

(四)系统治湖,积极开展治理。坚持把洱海保护治理范围从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到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洱海流域,系统实施“七大行动”(即,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在洱海流域建成了19座污水处理厂、466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14.9万个化粪池,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持续推进城镇截污体系提质增效和农村污水治理“建档立卡”,截污治污效能发挥日益充分;“八大攻坚战”(即,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实施入湖河流生态化治理,持续推进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抓实土地流转、绿色生态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洱海流域共计流转土地15.65万亩,实现绿色生态种植2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74万亩。对沿湖15米范围内的1806户7270人实施生态搬迁,完成海东面山绿化5.8万亩,建成湿地3.4万亩、各类库塘307座,流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为洱海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六个两年行动”(即,湖体透明度提升、入湖河流水质改善、城镇污水管网改造、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美丽河湖创建),成立“洱海有机循环工程中心”,大力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顺丰洱海模式”,每年收集处理畜禽粪污约15万吨。实施洱海湖体水生态修复,科学开展鱼类增殖放流、生态调控和水生植物种植等工作,促进“草藻鱼泥”生态系统平衡。

四、主要成效

(一)生态持续向好,恢复美丽湖泊。通过综合施策,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五个转变”,即从“环湖造城”向“人退湖进”转变、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从“污染防治”向“生态治理”转变、从“救火式治湖”向“长效化治湖”转变、从“九龙治水”向“合力治水”转变。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洱海流域11个重要河流(湖库)被评定为云南省美丽河湖。湖体透明度从2021年的1.79米提升至2022年的2.29米,达到近20年最高水平,全湖未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洱海水生态修复取得积极进展,草、藻、鱼、鸟等动植物的种群和结构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稳定向好,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重现洱海。洱海春鲤、杞麓鲤等土著种类有所恢复,鱼类种群逐步多样化。鸟类从历史上仅有极少数的水鸟增加到162种,其中水鸟63种、岸边林鸟99种。2023年4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节目《抚平生态“伤口”不负绿水青山》,聚焦我国各地山水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其中,重点对洱海山水项目子项目“大理市环洱海湖滨带清退鱼塘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肯定了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成效。

 

(二)生态产品溢价,共享绿色红利。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9户,家庭农场438个、农民合作社1001个,认定现代农业庄园10个、休闲农业园区24个,累计建成连片1000亩以上的省级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以凤阳邑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初见成效。全州各县(市)推出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精彩纷呈的文化民俗体验游、本地游和近郊游备受青睐,今年来旅游业取得了惊人的增长,2022年,大理吸引了5693.6万游客,实现783.4亿元的旅游收入。以洱海保护治理为统领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不断释放为生态价值、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大理人民获得了洱海保护的发展红利。

 

(三)厚植生态文明,重塑洱海名片。抢抓《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契机,大理州连续三届承办“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通过讲述“洱海故事”、传播“洱海声音”、交流“洱海经验”,向世界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各项成就,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凝聚力量,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共建美好家园提供动能,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贡献智慧,洱海保护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传播力显著提升。大理成为户外运动、高原训练、休闲康养和举办高端赛事的首选之地,2023中国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大会在大理州举办。先后成功举办大理国际马拉松赛、澜湄合作大理爱情马拉松赛、“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赛、亚洲龙舟锦标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等会展和赛事。通过各项赛事的举办,向世界充分展示大理的山水底色、生态底蕴、资源底气,传播运动健康理念,“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