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公布
来源:都市时报          发布时间:2024-04-23 10:29:50 【字体:

在云南省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现场,云南省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以视频形式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昆明市晋宁区“村投公司”整合乡村土地资源、丽江市华坪县“去黑增绿”转型发展、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以保护为基础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保山市隆阳区百花岭规范观鸟生态旅游、德宏州盈江县积极“引智”参与林业碳汇开发、大理州“湖泊革命”综合治理洱海生态、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7个案例逐一呈现在大众眼前。截至目前,云南共征集发布了2批14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云南省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1、昆明市晋宁区“村投公司”整合乡村土地资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经济的高速发展,晋宁区大多数村镇因缺乏合理规划,村庄趋于无序发展,工商资本介入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农民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的细碎化和零散化情况十分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凸显,导致出现“农民种田养不活自己,村干部守不住村里的土地”等现象,同时,农业面源污染进入滇池,对滇池流域水质造成严重威胁,与建设美丽家园、美丽乡村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严重背离。

 

 

2022年6月29日,晋宁区正式挂牌成立了云南省首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即昆明市晋宁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村投公司”),整合乡村土地资源,统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发挥生态安全屏障、农业产品供给、农村产业融合等功能,减低对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风险,着力打造乡村土地资源整合和乡村振兴的典范区域,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乡村土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

晋宁区“村投公司”通过设立便民综合体、整治路域环境、导入产业等方面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了人居环境,缩小了城乡间基础设施差距,保护了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作物品质,晋宁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威胁,白鹭、苍鹭等水鸟重返村庄,沿湖周边水质也有了较大改善。其中,沙堤村在积极建设下,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河道水质由Ⅳ类提升至Ⅲ类,村庄绿化率由原来的10%提升到45%,村庄空气负氧离子年均浓度达到2200个/cm3以上,再次重现当年“四围香稻、万顷晴沙”和谐景象。

“村投公司”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开展土地治理,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其中,滇池环湖路以内种植水稻、莲藕等传统生态农业作物,水稻产量约500公斤/亩,藕产量1500公斤/亩,每年可实现约500万元经济效益,水田垦造和传统生态农业种植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村投公司”通过整合乡村土地资源,每年为村集体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保障村民每年6000元/亩土地保底收入。滇池环湖路以外区域,通过开展花卉、蔬菜等现代农业生产,预计年经济产值可达约3亿元。此外,通过全区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村民们纷纷利用民居开设民宿、美食小吃店、文化体验店, “村投公司”在各村投入运营的文化栈道美食街、生态稻香火车、田园休闲清吧、传统生态农业种植等项目,每年可为属地农民新增600余个就业机会,村民就业岗位工资由2000元/月提高到4500元/月。绿色乡村旅游与属地就近再就业充分融合,让更多的农民创造了多种灵活就业渠道和收入方式,各地村民基本实现快速致富。

通过举办稻花音乐节、油菜花节、千人插秧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当地观光游玩,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设立晋宁农业研学基地、花卉种业研发创新基地,助力晋宁区现代农业人才孵化, 推动科技人才带动乡土人才孵化,有效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2、丽江市华坪县“去黑增绿”转型发展

华坪县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在产煤高峰期原煤产量曾达740万吨,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这种“一煤独大”的“黑色经济”,在创造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枯竭,衍生出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

面对问题,华坪县积围绕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境内金沙江流域年均输沙量从2005年的2.23亿吨下降到2019年的0.49亿吨,鱼类从2013年的35种发展到2019年的61种。金沙江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水质达标率100%,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逐渐减少,森林覆盖率达72.66%。酸雨频率从7年前的58%下降至今天的2.56%,县城环境空气优良率达100%。昔日穿城而过的鲤鱼河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3A级风景区。过去烟雾缭绕、灰尘漫天的“黑色城市”,化身为天蓝、地绿、水清、风景宜人的省级园林城市。

华坪芒果亩产值由3170元提高到6280元,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11332元增加到17033元。依靠绿色转型走出发展之路的华坪青山如黛,绿水潺潺,先后荣获“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云南省园林县城”“云南省文明县城”“中国避寒宜居地”“中国天然氧吧”“全国两山实践基地”等称号。

3、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以保护为基础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

世界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我国六大茶山之一,其2.8万亩的千年古茶园面积堪称茶山之最。

近年来,澜沧县不断优化景迈山“森林—茶林—村落”布局,围绕古茶林文化景观,大力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特色食品、休闲康养、信息服务六大产业,加速构建多元融合的生态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通过加强对山上森林保护,景迈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3.14%,有效保护了134科1500种种子植物、250种以上野生脊椎动物和150种以上保护野生动物,3.3万亩生态茶园获得有机认证,保留住了景迈山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古茶林生态景观。

生态茶产业的发展,带动景迈山茶叶价格逐年上涨,每公斤茶叶从过去的五六百元上涨到一千多元,增幅达50%,茶农收入由每亩1000—2000元提高到6000—8000元,9家景迈山古茶林诚信联盟企业中,有6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依托茶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中秋国庆节假日期间,景迈山迎来旅游打卡热潮,接待游客17988人次,同比增长270.66%,景迈山茶农“变身”成为“创业达人”,开起民宿、农家乐,吃上“旅游饭”,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2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

通过举办国际学术论坛、对外交流展览、景迈山高峰论坛等,讲述好世局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摸索出的人居环境营造和茶文化、民俗文化融合共生故事,布朗族、傣族、佤族、哈尼族等景迈山世居民族不断增强对本民族传统的文化自信。2023年9月17日,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

4、保山市隆阳区百花岭村规范观鸟发展旅游产业

百花岭是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的一个以汉族、傈僳族、白族等杂居自然村。由于地处高黎贡山深处,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配套短缺,村民靠山吃山的传统生活方式,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破坏。

近年来,百花岭村依托高黎贡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观鸟+民宿+研学+观光农业+文化”为发展主题,规范化发展观鸟生态旅游,不断延伸产业链,在“鸟类天堂”的百鸟和鸣中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群众增收致富“双赢”的新路子。

通过持续有效的保护,隆阳区内高黎贡山森林覆盖率由建区前的82.3%增加到现在的95.09%。目前在百花岭区域记录鸟种474种,占高黎贡山区域鸟类的63.5%。观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百花岭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乱砍滥伐、偷猎打鸟的现象已被杜绝,百花岭的生态得到了恢复,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丰富。

以观鸟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随着观鸟产业的逐渐成熟,百花岭已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服务,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22年人均纯收入约为13600元。目前,百花岭村共有观鸟塘24处,农家民宿、客栈17家,农家乐餐饮19家,鸟导80多人,从事与旅游业相关人员900余人,每天可同时接待游客700余人。2023年以来,百花岭村的鸟塘观鸟售出观测票6100余张,收入约44万元,带动住宿、餐饮、研学等行业收入近800万元。通过分红制度,全村人均可实现增收3000余元。

百花岭观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被誉为“中国的五星级观鸟圣地”“中国观鸟的金三角地带”。百花岭村也被国家文化旅游局评为第二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5、德宏州盈江县积极“引智”参与林业碳汇开发

盈江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达487.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3.82%,森林蓄积量4007.11万立方米,林业碳汇发展潜力巨大,森林活力木蓄积量碳资产价值约30亿元,可交易碳汇收益每年约5000万元,可撬动约10亿元的绿色金融。但盈江作为我国边疆民族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业不发达,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森林资源附加值收益和生态价值变现几乎没有实现。

近年来,盈江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盈江林业碳汇试点开发,盘活森林资源,探索实践了林业碳票、林业碳汇等价值实现路径,逐步打通森林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渠道,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6、大理州开展“湖泊革命”实施洱海综合治理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境内,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新三湖”之一,也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湖泊面积25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随着产业发展和人口增加,洱海水质逐渐富营养化、污染严重,曾两次暴发全湖性蓝藻。

“十四五”以来,大理州以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抓手,项目批复总投资约53.8亿元,其中中央支持20亿元。举全州之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现“生态筑底、绿色赋能”。融合发展旅游、康养、休闲、文化等产业,通过旅游者消费、购买产品等方式实现生态产品的增值溢价。

通过综合施策,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五个转变”,即从“环湖造城”向“人退湖进”转变、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从“污染防治”向“生态治理”转变、从“救火式治湖”向“长效化治湖”转变、从“九龙治水”向“合力治水”转变。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洱海流域11个重要河流(湖库)被评定为云南省美丽河湖。湖体透明度从2021年的1.79米提升至2022年的2.29米,达到近20年最高水平,全湖未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洱海水生态修复取得积极进展,草、藻、鱼、鸟等动植物的种群和结构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稳定向好,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重现洱海。洱海春鲤、杞麓鲤等土著种类有所恢复,鱼类种群逐步多样化。鸟类从历史上仅有极少数的水鸟增加到162种,其中水鸟63种、岸边林鸟99种。

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9户,家庭农场438个、农民合作社1001个,认定现代农业庄园10个、休闲农业园区24个,累计建成连片1000亩以上的省级绿色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以凤阳邑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初见成效。以洱海保护治理为统领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不断释放为生态价值、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大理人民获得了洱海保护的发展红利。

7、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以下简称“野象谷景区”)始建于1990年,2005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野象谷景区属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该保护区管护局开发的生态游景区之一,是野生亚洲象交流汇聚的中心地带。目前,亚洲象国家公园申报涉及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三个州(市),面积为930.44万亩,其中,西双版纳州面积为774.90万亩,占83.28%。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整体被纳入亚洲象国家公园申报范围。

西双版纳结合野象谷景区的实际,采取“管经分离”的合作运营模式,于2005年引入了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合作企业,多措并举加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形成固定提成收益用于保护的长期稳定循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人象冲突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通过多年来合理的管护和运营,野象的保护成效日益明显,野象群活动更加频繁、出现的频率更高。野象谷景区周边活动的野象从6头增加到100头左右。2010年以来,每年1~4月几乎每天都可以在景区内看到野象。2002年,原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繁育基地”),繁育基地建成以来,先后筹资投入4434.18万元,救护过因伤、病、残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野象23头(其中,现场放归4头),通过自然繁育的方式成功繁育了9头小象。

在全国率先创立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2021全州投入2014万元为州域范围内群众购买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提高了保险补偿标准。全年累计理赔案件8478起,涉及10901户,共赔付1616.05万元,人象冲突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西双版纳野象谷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发展。2005年以来,自然保护区周边民工从景区获得的劳务费平均每年超过100万元;各景区70%以上的员工来自周边城镇和社区,为当地直接解决就业岗位达3000多人;超过50%的游客到周边村寨用餐,每年带动周边社区增加直接收入超过6000万元。目前,野象谷已发展成为西双版纳州的旅游名片,野象谷模式正逐步让社会了解和认知。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