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自然资源信息
《中国自然资源报》头版头条聚焦楚雄州耕地保护和地灾防治做法成效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2024-12-02 09:27:31 【字体:

11月2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文章《守好饭碗田 护好生命线——云南省楚雄州耕地保护与地灾防治工作见闻》

聚焦楚雄州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

围绕耕地保护与地灾防治

闯出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之路

全文如下

守好饭碗田 护好生命线

——云南省楚雄州耕地保护与地灾防治工作见闻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大空摆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现场、曙光村下力么地质灾害集中搬迁安置点。一边是规整连片的田地,粮食、烤烟采收结束后,在土地闲置期连片种植了油菜,发展粮烟后经济产业;另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地灾搬迁安置建设现场,统一的搬迁规划、房屋设计,相关配套设施也在有序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就要关注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以及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楚雄州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围绕耕地保护与地灾防治,闯出了一条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之路。

组织化经营:让耕地产出更高,让耕保压力更小

耕地保护有几个常见的困惑:一是耕地的管护与种植问题,通常是没人种、不好管,容易撂荒或“非粮化”;二是种地各项成本高、风险大,一年下来不挣钱;三是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益低,产业单一。

过去,由于子午镇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加之种田经济成本较高,很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导致部分地块只能耕种一季甚至全年撂荒,土地产值和复种率较低。

为此,楚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子午镇部署实施了15个建设规模达5200余亩的提质改造项目,系统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实施提质改造项目,就是要为耕地保护及农业产业拓展打下坚实基础。”楚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赵文进说。

而围绕提质改造项目形成的优质耕地资源,子午镇在项目后期管护上做好“后半篇文章”。

——推动规模化经营,依托13个村集体联合组建骠川实业有限公司,统一流转提质改造后的土地,选择与企业合作或自行管护种植的模式,实现耕地有人种、管护对象更明确。

——推动社会化服务,依托骠川实业有限公司,整合农资供应商、农机合作社、金融机构和技术服务单位,形成利益联结体系,系统优化育苗、深耕、烘干等流程,大幅降低种粮成本,让种粮不再亏钱,粮食种得更好。

——推动多元化发展,在保证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守住耕地属性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粮油、粮烟、粮渔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并同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既保了粮袋子,又鼓了钱袋子。

“耕地产出越高,我们的耕地保护压力就越小。明年二月,这里将是油菜花海,会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和群众增收。”子午镇党委书记李俊说。

网格化管理:突出责任义务,解决耕保“最后100米”问题

耕地保护日常监管难,经常陷入“领导着急、干部不急,干部着急、群众不急”的困境,本质上就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属地责任没有压实,权责不够清晰。

对此,楚雄州制定出台《楚雄州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建立起包含“州、县市、乡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农户”的“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工作落实机制和责任网络,并将全州范围内耕地按照网格层级划分为“六级网格”责任区,明确监管队伍和职责,彻底解决“谁来管”的问题。

以子午镇为例,其划定了“镇、村、组、户”四级耕地保护责任单元,以十户农户为单元划定“微网格”,明确不同单元的具体责任人,并实行“两报告、四到场”:土地流转必须报告、改变现状必须报告;流转前核实流转用途、流转后核实实际用途、现状改变前核实土地合法性、恢复土地现状核实恢复标准,都须到现场核实。让每块耕地都有责任人,并明确耕保问题处理程序,涉及耕地的违法违规问题就能第一时间被发现、被劝阻,这样执法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就是要压实各级责任,让耕地经营者尽到耕保义务,解决耕地保护‘最后100米’问题。”楚雄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陆洪朝说。

多样化宣传: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耕保理念入脑入心

除了通过让种地挣钱、让耕保责任清晰等措施,明确耕保的外部动力和压力外,群众耕地保护的意识提升也非常重要。耕地保护的理念须深入人心。

“粮烟五谷遍坝长,美丽乡村画中游。今天要去哪里崴花灯?耕地保护来宣传……”在楚雄市,这一句句耕地保护内容已被改编成骠川花灯说唱。

子午镇是骠川花灯发源地,素有“花灯之乡”美誉。骠川花灯演绎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并入选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子午镇将耕地保护禁止“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内容编成骠川花灯说唱,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做法,融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和鲜明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节目中,赢得当地群众称赞。

同时,楚雄州制定印发《楚雄州耕地保护宣传培训实施方案》,将耕地保护宣传工作纳入全州党组织会议学习计划、干部培训计划、宣传工作计划,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节目、手机短信、农村应急广播等信息宣传平台,以公益广告、宣传挂图、花灯剧等形式开展宣传。“耕地保护宣传就是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耕保理念入脑入心。”陆洪朝说。

自动化监测:“技防+人防”,让地灾隐患无处遁形

楚雄州境内地形复杂,几乎全为山地,是云南省地质灾害频发、灾情较严重的州市之一。因此,地灾防治是楚雄州安全生产的要事大事。

“子午镇曙光村委会下力么小组的滑坡地灾隐患点,已持续监测了10多年,房屋、道路等多处出现裂缝,目前布设了5台监测预警设备,可以监测地表形变、雨量等信息,并自动预判,有险情时会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广播等进行预警,助力相关部门组织群众撤离。”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傅贤伟说。

其实,围绕地灾的及时监测预警,楚雄州已建成覆盖全州的监测预警台站464处,初步建成全州地灾监测预警体系,将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并直达基层叫应,为防灾救灾指挥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楚雄州形成了五级网格单元与隐患点组成的“5+1”防灾减灾职责层级架构,构建了“州、县、乡、村、组”五级网格责任人及隐患点监测员组成的“六员共管”责任体系,落实在册地灾隐患点监测员1557人、巡查员183人、地灾专家48名。

“通过技防和人防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为防御工作争取更多提前量,让地灾隐患无处遁形。”楚雄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勘科科长蓝斯伟说。

综合式治理:构筑地灾防治体系,守护群众安全

对于地灾,既要狠抓预防,也要科学治理,特别是对那些已经威胁到群众生命安全的隐患点,更要结合不同地质条件分类施策、及时治理。

“下力么小组的滑坡地灾隐患点已连续发生险情6次,威胁24户96人,这次避险搬迁就是让群众搬到安全的地方,不再担惊受怕。”李俊说。

据悉,该避险搬迁安置点的建设过程,充分利用了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未来将实现地灾避险搬迁、补充耕地、腾挪建设用地指标等多赢。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场地平整及配套挡土墙建设,正有序推进建房工作。

同时,楚雄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聚焦“管、防、治”,科学划分出8个地灾重点防范区域、57个重点防范乡镇和8类重点防范地段,将地灾分区图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实施管控,并加强地灾源头管控、持续推进隐患识别和风险调查评价、构建完善地灾监测预警体系、加快推进避险搬迁和综合治理。

目前,通过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项目的实施,楚雄州累计解除了44个隐患点、涉及17430户67590人的地灾威胁,连续6年实现地灾“零伤亡”。

“地灾防治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系统构筑地灾防治体系,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安全。”楚雄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英说。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