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土部门积极做好震后次生地灾防治工作(截止8月31日楚雄州共排查出16个震后次生地灾隐患点)
来源: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2008-09-02 00:00:00
【字体:大 中 小】
8月30日16时3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理县交界处发生里氏6.1级地震,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均有震感,楚雄、大理、昆明、丽江、昭通等五个州(市)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楚雄州受灾严重。截止8月31日19时,四川攀枝花地震造成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六人死亡,四十六人重伤,三十多万人受灾。为加强和做好地震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云南省有关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迅速行动、紧急部署开展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截止8月31日23时46分,云南省主要受灾地区楚雄州共排查出16个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
“8·30” 四川攀枝花凉山6.1级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迅即于当天对全省各有关州(市)国土资源局转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防范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工作文件的通知,对全省震后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结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对新增隐患点的调查、排查和已有隐患点的巡查,对新出现的隐患点要立即纳入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群测群防和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实行24小时监测。二是要根据调查、排查、巡查和评估情况,进一步完善各级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重要隐患区(段、点)防灾应急预案,坚持和落实好各项防治制度和措施,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有关工作。三是要立即执行24小时值守和每天零报告制度。
楚雄州各级国土部门在第一时间火速派员赶赴元谋县、永仁县、武定县三个重灾区开展地质灾害排查、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调查,全力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对全州10个县市和楚雄开发区东瓜镇共103个乡镇原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震后变化的情况及震后新增地质灾害等情况进行拉网式的全面巡查和排查。并及时对排查出的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了防范措施:一是对局部发生变化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增派监测人员,加强巡查监测频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二是对出现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受威胁的人员转移避险,并妥善安置;三是对震后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落实监测人员进行监测预报,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向受威胁户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告知群众地质灾害威胁状况及避险路线和避灾场所;四是对受威胁较大的农户,已建议当地政府列入搬迁计划,进行搬迁避险。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宣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