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积极开展动态巡查 筑牢国土资源管理防线
来源: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2023-08-10 11:38:18 【字体:

 

建水县国土资源局面甸分局肩负着普雄、面甸2个乡镇16个村委会151个村民小组600.85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任务。多年来,面甸分局始终将土地、矿山动态巡查作为主要职责,不断强化国土资源管理。通过加强动态巡查,建立预防机制、严格依法行政,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路子,有效地遏制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上升趋势,为保障建水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特别是日常的动态巡查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动态巡查网络

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执法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在矿山执法方面,显得十分严峻,违法行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制止不力,很容易形成影响当地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并给国土管理工作带来压力。为此,我分局反复认真的分析研究对策,在保护国土资源,做好安全事故防范等方面,始终本着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保护好国土资源的原则,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的监察力度,针对执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对策。

实践证明,只有完善执法机制,加大动态巡查力度,才能把违法行为处理在萌芽状态之中。为此,我们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了《建水县国土资源局面甸分局执法监察责任制度》、《建水县国土资源局面甸分局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度》、《建水县国土资源局面甸分局矿山执法问责制度》、《建水县国土资源面甸分局信息员管理考核工作制度》等4项规章制度。实行分局一把手亲自抓,建立健全了执法监察动态巡查体系。并与分局辖区内的16个会民委员会151个村民小组签订了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实现了分级管理、分级抓落实的执法监察新格局。

一是大胆创新,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我局从抓基层监督管理队伍入手,率先在全县推行了执法监察信息员制度。在分局辖区内的16个会委会聘请了16名责任心强、群众威信高、善于协调工作的村级执法监察信息员,形成乡、村二级执法监察信息网络,促进了土地、矿山动态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地动我知”。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提高村级执法监察信息员素质,我们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培训,不断充实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建设好村级信息队伍,相当于在16个行政村安装了“监视器”,为强化矿山动态巡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提高保障。面甸国土分局面临的实际困难是人少事多。要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为处理好这些关系,我们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保持一致,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确保巡查工作顺利开展

面甸分局由于成立时间短,曾一度时期办工设备简陋,办公用房拥挤,执法工具缺乏,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面改善分局执法监察工作环境,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县局给以了大力支持,一是多方筹措资金16万余元,大力加强硬件建设,修善办公楼,改变了无办公场所的历史,并配置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档案柜、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投入资金14万元,购置了1辆执法监察巡查车,为开展动态巡查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法制宣传作为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抓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以每年的3.19矿法宣传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重大节日为载体,通过悬挂横幅、粘贴标语、印发传单、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土资源的法律法规;二是出动宣传车深入乡镇工矿企业、矿山发放法律宣传手册,宣讲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用地,合法采矿的法治观念;三是结合乡情村情的实际,通过座谈交流、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分局辖区的160名乡村干部开展了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保护国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土地人人有责的观念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意识,充分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大大降低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率。

加强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矿山违法行为也逐渐增多,原有的执法监察工作机制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式变化及要求,已远远不能达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的目的。为进一步加强矿山执法监察工作,加大巡查力度,打击矿山违法行为。我们采取了提升巡查等级,加大巡查频率的做法,把原来的每月巡查二到三次提升到每周巡查一到二次,巡查级别将原来的二级巡查提升到一级巡查级别。同时,加强了对村级执法监察信息员的管理,采取听汇报和查现场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根据工作需要,有时先听汇报后再查看现场,有时先查看现场再听汇报,对信息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弄虚作假或因不能及时发现违法行为造成工作上的被动。首先,要求巡查人员和信息员做到“五勤”。一是眼勤,勤观察,违法事实要看到;二是耳勤,听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要落实;三是嘴勤。勤于宣传,无论在田间地头、走亲访友要多向群众宣传国家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四是腿勤,勤到场,了解违法行为的事实,不准无中生有,弄虚作假。五是手勤,要勤于记录,把握好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其次,建立矿山动态巡查台账。做到了底子清楚,数据准确,落实情况明了的每月报告制度,向社会公开违法行为的举报电话,凡接到群众举报的,及时进行认真的查处,有效地遏制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再次,设立矿产资源检查站。我们在矿产资源比较集中的矿区交通要道,设立矿产品检查站,通过一系列的动态巡查制度和措施,确保了矿山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强有力地打击了非法运输矿产品的违法行为。

为了使矿山开采合法,矿产资源得到保护,在维护采矿人采矿许可证持证率达100%的同时,我们对无证开采、无证探矿、私挖滥采、越界开采、非法转让采矿权等违法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打击。一年多来,分局配合县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加大动态巡查力度,坚持每月巡查10次以上,共巡查160多次,共发现并制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90余起。炸封普雄乡磨盘山、茶厂锰矿、山帽河、三道沟、松子树等55个违法矿坑45间折除工棚,发出责令停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35份,查获非法偷运锰矿石的违法行为3起,没收矿石10吨,封停煤炭坑口5口。对不听劝告的矿点,实行定期检查,发现一个坚决炸封一个,决不手软,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矿产资源依法、有序、规范地开采。

在土地监管方面,我们坚持每月巡查8次以上,一年多来,共巡查共150次。同时,采取巡查工作与其他日常工作相结合的方法,边巡查边开展其他工作。在巡查过程中,依法调处9件土地、矿业权权属争议案件,调处率达100%;处理村民来信来访24件,办结率达100%;发放农村土地使用权登记证1009份。除此之外,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村、组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防范宣传,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对有灾害危险的农户发放明白卡。到目前为止,辖区内未发生过任何地质灾害。

总之,我们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筑牢了国土资源管理防线,辖区内的国土资源违规违法案件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为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