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级国土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推进“双保工程”
来源: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2011-07-11 15:44:52
【字体:大 中 小】
“保发展保红线”是云南省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大背景下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双保工程”对我省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任务繁重的边疆多民族省份深入落实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土资源部“双保工程”2011年行动工作部署既考虑到当前土地调控形势的需要,也考虑到土地管理“十二五”工作的总体要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我省要把“双保工程”作为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重要平台,遵循“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总体思路,继续抓好、扎实推进“双保工程”2011年行动,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国土资源部自2008年首次启动“双保行动”,历时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双保”由“行动”提升为“工程”,主题不断深化,内容不断丰富,云南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按照“保发展保红线”的要求,积极探索、加快构建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双保工程”的开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继续深入开展“双保工程”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国土资源保障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确保国土资源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客观需要。
云南省土地资源情况特殊,一是山地多,占国土面积的94%;二是优质耕地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可开垦的宜农荒地人均不足一亩。与1996年相比,2010年末全省耕地减少271.86万亩,其中水田减少213.04万亩,占78.36%。2010年,全省新增建设用地24.96万亩,其中耕地12.35万亩,占50%。同时,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实现加快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类建设项目用地保障能力,依法及时地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和拓展空间不足等客观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做到一手抓保障,一手抓保护,两者不可偏废。
“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此同时,全省各地都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期、用地需求扩张期,遏制违法用地形势不容乐观,土地管理工作“两难”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着力把“双保工程”作为破解“两难”局面的重要抓手,对于我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开展“双保工程”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双保行动”顺利开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力争把“双保工程”构建成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效能的平台、探索创新土地管理制度的平台、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