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自然资源信息
绥江县多举措实现地灾零伤亡
来源: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2023-05-11 15:37:17 【字体:

筑牢监测网 治理除隐患 搬迁以避让

       绥江多举措实现地灾零伤亡

 

(通讯员  戴龙宝)近年来,绥江县通过监测点全覆盖,治理可行的落实资金治理,威胁较大而经济技术上治理不可行的组织群众搬迁避让,防治结合,地灾防治水平大大提高,近年来实现地灾零伤亡。

绥江县国土面积748.78k㎡,海拔高差达1774米,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广布,岩性以砂岩、泥岩、砾岩为主,金沙江河谷深切,沟谷纵横,加之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易诱发坍塌滑坡及交通等工程建设边坡开挖,地质灾害频发、点多面广。据统计,2013全县仅自然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就达193个,威胁群众7897人;库区塌岸区地灾隐患监测点37个,威胁群众3462人,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险情27应急专家组参与实地调查8

为提高群众地灾防范意识,绥江县在库区重点隐患区域设立警示标识牌108块,向群众发放地灾宣传资料及地质灾害监测培训资料2500余份。2013年,借土地日宣传契机,趁集市赶场天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普及地灾常识,告知宅基地选在地灾隐患区域不得批准等。各监测点地灾“两卡”发放全覆盖,时刻提醒群众提高防灾意识,告知群众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如何自救和求助、如何安全撤离、向哪些部门报告等。

20138月,绥江县邀请专业作业单位对全县地灾隐患点进行普查,已制定综合及单点应急预案。针对地灾防治,2013年国土局专门成立地质环境股。为确保监测到位,全县共落实有502名监测员,每个监测点落实14名,有地灾隐患点的自然村落实两名监测人员。县局、各乡镇均组织监测人员业务培训,让其明确职责,掌握监测方法,统一报警信号,预先拟定安全撤离路线等。为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乡镇及县人民政府均成立地质灾害巡查及应急领导小组,县领导挂钩镇,镇领导挂钩村,村领导挂钩各点,打造严密的监测网络体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每日灾情零报告按时及时报制度。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地灾监测必须依靠基层及群众,为加强监测员管理,国土局进一步下放部分权限,将监测员务工补贴的发放由乡镇根据考核兑现,监测人员的任免充分尊重村、社区的意见,此举充分调动镇、村、社、监测人员的积极性。

绥江高度重视地灾治理,2013,从有限的县财政资金中挤出120元,专项用于地灾治理。经过多方筹措,至目前已投入治理专项资金1540600元,先行对治理难度较小、危及群众多、经费投入较少的地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新滩镇鼓山、会仪苦竹林、南岸野猫岩等11个地灾隐患点治理工程已竣工,为1000余农户永久性消除地灾隐患。

对治理难度大、资金投入多或治理效益低的隐患点组织实施搬迁避让,为避免死群伤避,至目前已对新滩罗家坪等7个隐患最大的库区塌岸区隐患区域内的约1500余名群众组织搬迁。同时通过将地灾隐患区域内的群众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集中安置、危房改造迁址新建等项目,每户补助25万元不等,并要求限期拆旧复耕等措施让群众远离地质灾害。

经过以上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全县上下地灾防治水平。据统计,近两年来,绥江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国土局长赵普钿表示,整治地质灾害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目前存在部分地灾隐患点治理资金投入较大而县财政无力筹措等困境,今后将继续争取省市县专项资金治理,专款专用,高效利用,逐步对威胁农户较多、治理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社会效益较好的隐患点进行排危、治理,打造更加安全的地质环境,确保长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2013727,南岸镇二组发生山体滑坡,规模100万方

     2013727,国土局长赵普钿陪同县有关领导前往滑坡现场办公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