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州市动态
以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为契机 陆良县建成20万亩高稳产农田
来源: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2015-05-13 15:22:45 【字体:

    这整片田大路、小路相通相连,三轮车直接可以骑到田边,栽种、收获方便多啦。对于通过基本农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实惠,陆良县三岔河镇万庆村农民李小苟难掩心中喜悦。

  近年来,陆良县以列入全国基本农田整理示范县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变化动态监测试点县为契机,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相继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近20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耕地质量,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陆良是一个农业大县,被誉为滇东粮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多地少的中枢、马街、三岔河、板桥等坝区乡(镇、街道)农业生产普遍面临着连片耕地被分割、有水利大动脉却缺沟渠毛细血管、有农业机械却无道路行驶的被动局面,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此,该县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全面推进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

  2008年以来,该县共完成土地整治项目9个,完成建设规模17.67万亩,新增耕地1.7万亩,累计投入资金3.39亿元。此外,该县还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共完成土地整治10.54万亩,完成投资1.73亿元。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完成建设规模3.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8个,完成建设规模2.55万亩。

  通过多年的努力,该县累计在6个乡(镇、街道)完成投资近5亿元,涉及20余个项目,相继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近20万亩,彻底改变了原有农田大雨涝灾,小雨渍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近几年,项目区新增桑园3万亩,亩均产值5000元;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3.5 万亩,亩均收入2万元,年产值7亿元;种植优质红提1.5万亩,年产值3亿元。同时,通过实施项目,科学规划,打通了整个项目区内的排灌体系,使大部分有条件的项目区实现了自流灌溉与排涝,直接减少了每年老百姓的电费负担。2011年实施的三岔河镇土地整理项目,在整理前,赵家沟村委会每年提水电费需30万元,且每次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全部水田灌溉。项目完成后,当年提灌电费仅为10多万元,直接减少了2/3的电费,仅用了3天就完成了整个放水过程。

  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的显著改善,还推动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步伐,不仅吸引了云南神农集团、云南港峰农业发展公司等18家农业龙头企业的进驻,而且刺激了本地民间资本的大量注入。350多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该县共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3.3万余份,流转土地9.2万余亩,农民除获得了每亩1200元至1800元不等的土地租赁收入外,还实现了就近就地打工,月平均工资2000元以上,变成了不出家门不出乡的产业工人。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