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征地补偿方式。2013年11月,石红高速公路元江段项目征地采用以被征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保障被征用土地集体和承包经营者的长远利益。作价入股面积1541.7315亩,资金4929.33万元,其中土地部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4730.3776万元折价入股,股息率8%,涉及2个村居委会11个村居民小组346户1030人;二是完成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定期评估及修改。2014年,通过向省国土资源厅积极争取,成为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县份之一。通过修改,可重新调整规划建设用地布局,解决团田以北预留用地、公租房用地、江东工业园区项目用地及金龙湾肉牛养殖庄园的部分用地指标;有效争取了滨江路、新平河口至元江一级公路(元江段)、老213国道改扩建(主要解决西环路)、玉磨铁路及客货运站、那诺到煤厂河等交通项目及新房子、清水河水库等水利项目的用地指标;三是努力保障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项目用地。2014年,通过多方协调、艰苦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安置小区用地规划调整、征收转用报批及供地手续,按时为省城乡投公司办理了土地证书,确保了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贷款得以顺利落实。同时,在县委、县政府重视和财政等部门共同努力下,向省政府申请减免了安置小区项目的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4200多万元,有效降低了用地成本;四是出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2014年8月出台了《元江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所有权不变和符合城乡规划、土地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的出让、转让、抵押、租赁和作价入股行为作了规定;五是汛期成功避险2起。2014年,受台风威马逊、海鸥等影响,元江县29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21起,因监测到位,处置果断,撤离及时,成功避险了2起地质灾害,保护了3户11人的生命安全;六是探索破解集体预留用地集中统一开发新路子。2015年,为了确保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功破解县城两街道1998年以来遗留的406亩集体预留用地安置问题,在确保集体集体预留用地足额规划和开发建设,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群众从谋长远利益的高度看待问题,从改善居住方式、真正融入城市的角度转变观念,统一了红河街道4个社区14个居民小组1145户群众的思想,全面推进计划投资12亿元的元江商贸城项目,实现了统一安置、统一规划、统一开发、上楼居住的目标,彻底解决了因集体遗留用地无序开发的局面;七是创新地质灾害避灾搬迁新模式。元江是全市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目前,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94个。近年来,元江县坚持“预防为主、避让搬迁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实际,不搞一刀切,坚持一村一策解决问题,创新地质灾害避灾搬迁新模式,让群众彻底远离地质灾害的威胁,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咪哩陆家店采取公租房统一安置和农户自行安置的模式,龙潭邑扎拉采取大部分自行平衡建设条件安置和个别无能力农户养老院安置的模式,垤霞二组采取搬迁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模式。
〔供稿:元江县国土资源局 夏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