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大力整治非煤矿山责无旁贷,修复矿山遗留‘伤疤’势在必行,只有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整治,才能真正守住绿水青山。
近年来,洱源县高度重视非煤矿山生态治理,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严格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对列入重点治理的矿山进行多次实地检查,督促其做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推广非煤矿山企业“边开采、边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使越来越多的非煤矿山得到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对采过的区域进行矿山复垦、环境治理、植树造林,将矿坑变为农业、林业等用地,实行边开采、边复垦的方法,种植树苗、藤木、草皮,实施矿区土地平整、种草种树、平整复绿、土壤夯实,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全面改善。洱源县国土资源局洱海流域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非煤矿山)规划项目共11个,目前已启动5个。共投入经费4896.17万元,治理总面积约37.89公顷。
通过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一座座非煤矿山的“美丽蜕变”,经过不断修复,昔日裸露的山体、矿坑已经恢复了生态,实现了植被的覆盖和土地的有效利用。治理区也呈现出天蓝、草绿、水清、树茂的美丽景象,矿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