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州市动态
石屏县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恢复纪实
来源: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2018-07-03 09:08:02 【字体:

异龙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人民的母亲湖。夏日乘舟泊于湖心,极目远眺,连绵青山不断,郁郁葱葱;湖内荷花竞相开放,清香远溢。

异龙湖管理局工作人员李登平介绍,随着异龙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各类野生动物又重现踪迹,目前异龙湖的野生鸟类品种已经超过50种,数量超过3万只,俨然成为鸟儿的天堂。

治本清源控污染

异龙湖曾因围湖造田日渐萎缩,因肆意排放污水而发出刺鼻味道。为了让母亲湖重现昔日的风采,红河州委、州政府和石屏县委、县政府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节水补水、科技支撑与综合监管保障等各项措施,积极开展截污治污、河道综合治理、生态湿地建设和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

有效拦截农业面污染。对7条主要入湖河道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启动异龙湖北岸湿地、西岸湿地建设,开展环湖面山生态修复、南岸杨梅园整治项目。

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综合治理。异龙湖流域规模化养殖废水治理工程共完成7个规模养殖场的改造,搬迁2个规模养殖场,取缔1个规模养殖场;坝心镇30米大街靠异龙湖一侧的13户生猪散养户全部完成搬迁拆除。

开展豆制品加工污染联合整治。对豆制品加工污水排放进行重点整治,现已全部新建管网,并接入城市污水管网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2018年鲜豆腐园区建成后,将对废水无法达标排放的豆制品加工户,按相关规定予以取缔或迁入园区生产。

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异龙湖补水。异龙湖自2017年3月开始补水工程,同时向湖外排水,实现湖内水体的置换。石屏县污水处理厂管网完善工程已建成清荷路、瑞城巷、屏阳路、凤凰路等管网38公里。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以及坝心、宝秀污水处理厂建设和配套管网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县城污水收集处理率,县城污水处理规模提升至2万吨/天。

依法依规巧治理

为推动异龙湖的综合保护,石屏县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提出“控源截污、生态修复、节水补水、科技支撑与综合监管保障”四方面重点任务,规划项目27项,力争用3年时间,摘除异龙湖水质劣Ⅴ类的“帽子”。截至今年5月底,全部项目完工12项,在建15项,累计完成投资8.8亿元。目前,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水位逐步上升,水质得到改善,湖区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总面积374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636公顷,湿地率为97%。公园规划整体布局分为五个功能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及管理服务区。现在整个异龙湖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异龙湖中部到西部,水质最好的地方可以达到四类,中部到东部,也接近五类水。”异龙湖管理局局长李桥光介绍。

花香鸟鸣生态美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135种;蕨类植物4种;种子植物131种。湿地公园位于候鸟主要迁徙路径上,大面积的浅滩和湖面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和栖息之所,是候鸟及其他鸟类的越冬地和繁殖地。2014年,记录鸟类94种,留鸟为主,候鸟次之;记录鱼类26种、两栖类动物11种、爬行类动物10种、兽类10种,其中有红瘰疣螈、山瑞鳖等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随着异龙湖水质不断改善,主要污染指标有了明显下降,蓄水量不断增加,达到9210万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水位上升1.11米。异龙湖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让湖滨生物多样性及湖泊生态景观得到初步恢复。记者在现场看到,湖泊内水草长势良好,紫水鸡、白鹭鸶、野鸭子等野生动物回归,迁徙候鸟红嘴鸥明显增多。

红河州州委书记姚国华表示,要按照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努力构建异龙湖保护开发利益共同体。把异龙湖水污染综合防治与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传统村落的建设保护开发、湖城一体发展结合起来,守护好家门口的绿水青山。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