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州市动态
云南省澄江市市长范永光谈高原湖泊水生态治理—— 算好生态经济民生“三本账”
来源: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发布时间:2020-10-13 14:33:08 【字体:

云南省位于我国高原地区,全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包含着长江水系、珠江水系等六大水系,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敏感区。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云南考察时,要求云南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坐拥珠江源头第一大湖——抚仙湖的玉溪市澄江市,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记者就此采访了澄江市市长范永光。

“以水生态治理为重点,打造绿水青山”

抚仙湖是我国内陆湖中最深、水质最好、蓄水量最大的湖泊。在范永光看来,保护好抚仙湖对珠江流域生态建设乃至全国的淡水储备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多年来,云南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九大高原湖泊生态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因地制宜,‘一湖一策’精准治理。”范永光介绍,澄江市也着力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在抚仙湖的生态治理过程中,澄江市始终坚持的原则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同时,着力抓好“三件事”。

其一,抓好环保体制机制改革。2016年1月,澄江市对抚仙湖径流区实行全面统一托管,改变了抚仙湖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同年,发布湖泊保护法规——《抚仙湖保护条例》,为依法治湖保驾护航。

其二,以“多规合一”引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范永光表示,开展湖泊流域治理,必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地”。为此,澄江市将《抚仙湖流域禁止开发控制区规划》等15项规划整合,合理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多规合一”。

其三,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十三五”期间,澄江市投入300亿元,将原本分散推进的“四退三还”(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轮作休耕、国土空间绿化等工作统筹运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治理不能少了人。目前,我们正在统筹生态移民搬迁地块和已建湿地,开展1.5万亩湖滨生态走廊规划建设。”范永光说。

“经济生态协调统一,群众从绿水青山中获益”

水清,才能民富。“‘两山’理念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和有机统一 。开展湖泊治理,不光要算好生态账,还得算好经济账、民生账。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不仅让群众住得舒服,更要让群众从绿水青山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范永光如是说。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澄江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多方面努力,是环保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澄江市经济转型,走向绿色、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

范永光表示,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澄江市如今已形成了群众积极参与爱湖、护湖的良好氛围。同时,抚仙湖生态修复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入选了国家重点支持生态良好湖泊名录,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2017年抚仙湖被纳入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修复试点,2018年起云南省每年给予抚仙湖6亿元保护治理补助资金。

目前,抚仙湖治理成效显著,已实现规划、生态移民搬迁、森林建设、耕地轮作休耕等9个“一次性全覆盖”。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澄江市环境质量改善,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前列,农药化肥污染全面得到根治。

与此同时,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澄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经济状况在全省的排名由2012年的93位上升至目前的前十名。去年,全市2340户737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摘帽”。

“以人民为中心,形成共建生态文明良好局面”

“为了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由人民评价,这是我们的总体思路,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范永光说,“以人民为中心,就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范永光坦言,澄江市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变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阵痛期”。“只有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渠道,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才能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范永光表示。

在他看来,持续抓好抚仙湖保护治理,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秉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范永光告诉记者,澄江市近年来始终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在保护中谋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如今,守护好了抚仙湖的绿水青山,也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湖泊治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也是澄江市生动的发展实践。只有沿着这条道路,抚仙湖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范永光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助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同时强化产业转型升级,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更多更广的群众。”范永光说。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