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临翔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总体规划的落脚点放在土地资源配置上,把各专项规划的重点集中在宜居宜业宜养上,促进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和谐发展,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构建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机构,结合临翔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十三五”、“十四五”规划,高位推进临翔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贯彻精神,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及对推进“多规合一”,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出的部署安排,临翔区结合省、市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及时成立了区长为组长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区自然资源局,区自然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适时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市有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政策要求, 并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组织方式,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既严格落实上级规划的管控性要求和约束性指标,又注重优化国土空间功能和布局,努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二是迅速行动,全力推进。按照“多规合一”、“划管结合”的总体思路,拟定了临翔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依据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三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三线: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将原划定生态红线中空洞补齐,再对辖区内重大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在建项目及规划项目分行业进行梳理核实,在图纸上与生态红线调整成果进行叠加分析,确保在建和拟建项目从生态保护红线中调出,留足未来发展空间,满足当前、“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需求,最终从省级公益林中优先选择与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集中连片程度较高的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目前,基本完成我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核实工作,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已上报自然资源部,同时,完成了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界线、永久基本农田、矿权、公益林、林业变更成果、国土三调成果等相关基础数据收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报告初稿编制,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在线填报工作。下一步将根据省、市的要求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的划定工作。
三是规划村庄,相辅相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于现有的村庄规划成果,同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临翔区立足乡镇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充分利用“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根据2019年9月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云南省第一批古茶山周边村庄规划试点名单,启动了以邦东乡昔归村忙麓山古茶园周边村庄作为试点的规划编制工作,将邦东乡邦东村昔归组、荒田组、邦东组等10个村民小组一并纳入规划,现已完成规划成果审查审批,为全区下一步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奠定了基础。同时临翔区以此古茶树周边村庄规划编制为契机,借力完善村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特色提升明显。2020年9月,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关于公布村庄规划编制2020年省级试点名单及工作要求的通知》,将临翔区南美乡坡脚村列为试点,临翔区切实利用好茶村庄编制经验,认真开展临翔区南美乡坡脚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编制单位招投标和资料收集。
四是招标座谈,精益求精。2020年6月区人民政府委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临翔区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题研究、“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双评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等五项工作内容纳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一采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0年8月完成采购工作,中标单位为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昆明麦普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并于10月26日召集相关部门和中标单位召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调研座谈会,各参会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及行业发展规划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会议明确了要准确把握临翔区地理区位,以可持续发展创新议程示范区为统领,以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为中心,合理布局开发空间,把“十四五”规划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项目全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深刻认识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与编制单位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确保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按时保质完成临翔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力助推临翔高质量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