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7日,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一行到昆明,就东川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进行调研。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巡视员杨勇、地质勘查处处长任坚、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研员于正敏、处长夏育青、东川区自然资源局局长合光文、总承建单位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明及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陪同调研。
于海峰司长一行先后到“昆明市东川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示范项目”的三十六湾滑坡隐患点和深沟泥石流隐患点进行了调研。听取项目承建单位对隐患点基本情况、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项目建设单位还对雨量计和微芯桩监测模拟达到预警值后系统自动报警进行了演示,于司长对东川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项目系统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
杨勇巡视员向于海峰司长介绍相关情况
项目组介绍监测预警设计情况
项目组介绍监测预警入户报警设备
于海峰司长询问东川区驻县联乡工作情况
向于海峰司长展示项目前期调查情况
听取于海峰司长指导
听取于海峰司长指导
本次于海峰司长所调研的“昆明市东川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示范项目”,是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建设,由东川区自然局组织实施,总承建单位是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设备安装单位是北京国信华源科技有限公司。
该项目是在昆明市东川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选择人口较为密集、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大、尚未进行工程治理的滑坡,或前期已进行工程治理难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泥石流实施专业监测预警。在东川区铜都镇和乌龙镇共选择了3条泥石流沟和1个滑坡进行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本监测系统采用满足全地形多要素传感器4G/北斗/LoRaMesh自组网物联网技术,实现多要素监测预警入户到人全覆盖,构建了“云-边-端”三体协同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防灾三个责任人体系,实现了云报警、近地组网报警、人工报警三种报警方式,压实属地责任,明确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的职责权限。于司长对昆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分肯定,东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建设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他强调要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灾信息化水平,要进一步研究地质灾害成灾机理,总结灾害发生的规律,优化设置预警阈值,尽快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我国的防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