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老百姓的心里,有房子才有家,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再小也能感觉踏实。
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历史遗留难题,“一直在路上”曾是群众办不动产权证时最真实的写照。今年年初,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结合在16个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日常监督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发现,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形成既有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不到位的原因,还有整治目标、任务不具体不明确等原因。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以问题为导向,督促省自然资源厅对全省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开展情况和群众信访举报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出问题小区项目3262个,涉及住户约95.05万户。
针对全省此项工作的推进情况,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形成工作情况报告,并报省纪委监委主要领导。
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由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多部门联动在全省各地开展起来,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也责无旁贷地参与到其中。
“该交的钱我们都交了,该办的手续我们都办了,因小区土地、建筑工程手续不完善,我们一直拿不到不动产登记证。”还记得举报人范大姐在电话里这样说道,房本虽小,却是关乎千千万万家庭的大事。群众在办理不动产登记证时存在“办证难”“登记难”问题,给购房人落户、子女入学、资产变现、抵押融资等带来困扰,严重侵害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办证难”究竟难在哪里?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兵分三路,到不同州市的20多个办证点进行 “体验式”监督,现场参加某市局组织召开的化解某小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现场办公会;对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明察暗访,采取“双向体验”模式,不仅以工作人员身份到小区开展办证工作,还以群众身份到不动产登记中心体验办理过程,切实感受办理不动产登记的真实情况。
在发现问题后,我们督促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工作推进会,学习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对工作推进滞后的州市“再加压”。全省各地掀起了全面相互学习借鉴的热潮,工作合力不断形成,“一把手”任化解领导小组组长的模式全面推开。全省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成效显著,截至10月底,小区化解率为76.8%,为明年如期完成清零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打电话向范大姐回访时,她说:“熬了七年终于拿到不动产权证了,真的感谢你们。”老百姓的闹心事,就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实事。这最朴实的言语,就是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和温暖的最好回答。
我们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一件件梳理、一条条研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成色更足、获得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