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云南 基于“七彩”资源彰显魅力空间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2024-03-12 09:04:15 【字体:

3月7日,《中国自然资源报》两会特别策划“美丽中国规划先行”栏目刊文《云南 基于“七彩”资源彰显魅力空间》,报道我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主体功能区布局和战略制度优化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原文如下

 

云南 基于“七彩”资源彰显魅力空间

赵乔贵 姚俊宏 唐永红

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构建“3+5”主体功能区布局,优化形成“五区四带”的农业空间格局、“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一圈一群、两翼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

——突出战略引领。

云南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研究,从区域功能比较优势角度,对129个县(市、区)的农业、生态、城镇功能优势度进行指标评价,采用“3+X名录”分区格局方案。

农产品主产区布局优化方向上,云南聚焦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建设一批特色现代农业基地,有效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依据现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分布情况、水土条件变化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云南划定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市、区)38个,主要集中分布在临沧、普洱、曲靖、保山等州(市)。

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优化方向上,云南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六大水系和九大高原湖泊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廊道,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46个,主要集中分布在迪庆、怒江、丽江、文山等州(市)。

城市化地区布局优化方向上,云南突出区位优势,强化中越、中老、中缅和京昆、沪昆、广昆等出境出省重要通道间的互联互通,保障滇中城市群、沿边城镇带、边境口岸城镇等对外开放平台的建设,划定城市化地区的县(市、区)45个,主要集中分布在昆明、曲靖、玉溪、红河等州(市)。

——强化空间统筹。

为了各功能区更好地互动,形成合理分工和有机联系,相邻区域应具有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在一定空间尺度上体现主体功能的均质性,主体功能区划分要尽量维持地域上的集中连片,便于政策实施。

基于以上考虑,云南将寻甸由城市化地区优化为农产品主产区,形成禄劝、寻甸、会泽3个农产品主产区集中连片,提升滇中城市化地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就近保障能力;将涉及高原湖泊的6个县(市、区)优化为重点生态功能区,进一步加强高原湖泊流域保护治理;将腾冲、陇川、宁洱、宜良、文山5个县(市)优化为城市化地区,突显城市发展功能一体化的重要性。

——彰显魅力空间。

基于民族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地形地貌多样性、地缘区位、资源富集等地域特性,云南在3类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叠加形成重点小城镇发展区、自然景观保护功能区、边境功能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能源资源富集区5个功能区域,彰显“七彩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特色。

小城镇发展区发挥重点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和承接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灾害高危险区等迁出村庄、人口及产业等,搭建城乡一体化的桥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云南汇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森林草甸、湖泊湿地、地热温泉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有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林片区)、澄江化石地3处世界自然遗产。划设自然景观保护功能区,有利于维护区域自然景观完整性、原真性、可持续性。

此外,云南有历史文化名城16座、历史文化名村51个、中国传统村落777个,总体上形成了以大理、巍山、剑川、漾濞为中心和以昆明、建水、石屏、通海为中心的两大历史文化核心聚集区。划设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有利于保障文化资源传承延续,维护文化环境承载协调稳定,促进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

——逐级细化传导。

云南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确定了各县级单元的主体功能分区定位,并将其作为规划分解重要约束性指标的主要依据。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省级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细化明确乡镇单元的主体功能分区,因地制宜细化落实5个叠加功能区;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全州(市)发展目标和定位,划定规划分区,明确国土空间格局以及传导的管制要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区定位,细化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规划分区、重要控制线、城镇定位、要素配置等规划内容;并进一步结合乡镇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各乡镇发展定位、发展策略、发展规模、重要控制线规模边界等传导要求。

在详细规划层面,云南各地充分落实总体规划的主体功能定位,结合规划分区确定详细规划单元的主导功能,并根据主导功能安排土地用途、优化用地规划布局。同时,云南鼓励各地探索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在基层(社区、建制村)落实的途径,各地可依法制定相应配套措施。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云南省营商环境

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我要投诉

我要评价

  • 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网站
  • 省直机关网站
  • 其他单位网站
主办单位: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滇ICP备11001119号-2 联系电话:0871-65747302(工作日)、65747088(节假日) 技术支持: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云南网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04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