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季风气流及切变线影响,5月23日以来,我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局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截至6月9日16时,全州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3起、险情54起。
面对严峻形势,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和怒江州自然资源系统上下一心、迅速行动,真抓实干、功不唐捐,深化运用“人防+技防”监测预警手段,依托地质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实现成功转移避险5起,安全转移人员34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部省联动迅速下沉一线
5月31日,自然资源部、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相继对发生滑坡泥石流风险很高的怒江州泸水市、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派出相关技术专家会同部驻守云南片区专家赶赴现场,省自然资源厅随即将怒江州地质灾害防御响应等级提升至Ⅲ级,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当天奔赴现场,部省联合指导怒江州做好强降雨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部省专家实地指导
部省专家组先后深入贡山县等重灾区,实地勘察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系统检查了监测预警设备运行状况,全面掌握了解实时灾害情况,向属地政府提出了压实各行业主管部门地灾防治主体责任、盯紧盯死临坡临崖临沟临水临路等重点部位、密切关注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关、停、封、转”避险措施等对策建议。为提升地灾防治主动性,省自然资源厅于6月1日上午迅速组织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较大的怒江州、保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4个州(市)召开视频调度会,听取灾险情情况和防范应对工作汇报,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提出要求。
群测群防筑牢安全防线
技术专家勘查现场
连日来,怒江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州气象局联合发布8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处置监测预警设备预警信息600余条,采用电子围栏技术向二级以上预警区域内受威胁群众发送预警信息40余万条。同时,及时组织省级驻州(县)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站)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特别是做好人口密集区、工程建设区、矿山等重点部位排查,实现全覆盖无盲区。
有力有序组织群众转移
截至6月9日16时,怒江州累计派出专家378人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710处,完成94处隐患点的应急处置。全州各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协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联合各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监测预警体系作用,严格执行“1262”预警叫应机制,将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三避让”措施作为刚性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成功实现全程无人员伤亡。
经验启示
本次怒江州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应对处置中,部、省、州、县四级自然资源部门紧密联动,依托“技防”精准预警和“人防”排查转移,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撑,确保受威胁区域人民群众“应转早转、应转尽转”,有效避免了“小灾大害”,从而实现了全过程管控“零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