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宣传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近年来,云南省始终紧跟国家脚步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和持续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现已建成77座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涌现出一批在资源开发利用、矿山生态修复、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对促进全省矿业坚持生态优先、深化绿色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025年,省自然资源厅经广泛征集和认真评选,遴选出了10家绿色矿山建设成效较为突出的矿山企业,旨在切实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各地因地制宜、有序规范加速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值此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期间,省自然资源厅对这些案例进行展播,与社会各界共享云南绿色矿山建设的成功经验做法,共谋矿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崭新思路。
富源县宏发恒际煤业有限公司宏发煤矿(以下简称“宏发煤矿”)位于富源县老厂镇大格村委会大格村,创办于1996年,1997年正式生产。
宏发煤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严格按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2022年被纳入云南省省级绿色矿山名录。
矿区全景
主要做法
推动改造升级,实现机械化生产
矿山严格按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采方式,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化掘进,目前已有综采设备5套、综采掘机4台,井下4个采煤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2个掘进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辅助运输系统通过矿用提升绞车、单轨吊机车运输,采区和采掘工作面实现运输机械化,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出入井时间平均缩短1.5小时;按照《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标准升级改造矿井,全矿井实现机械化生产和运输。
机械化开采照片
建设智能物资超市,规范物资管理
通过建设仓储大棚,内部加装仓储货架,配套托盘、物料筐;货架进行分层、分区、分类规划,配套叉车、行车辅助实现机械化物料搬运。配套开发定制智能仓储系统、资产管理系统、OA物料领用审批系统,并通过数据集成对接财务及采购,所有物料从采购、入库到领用实现智能化管理。对货架及托盘进行编号后录入管理系统,对物资设备进行精准仓位定位,再辅助开发云仓系统手机App,实现移动端物资管理。
智能物资超市
强化考察学习,推动智能化生产
到陕西环能煤矿、贵州发耳煤矿考察学习智能化综采,制定智能矿山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并建成全省首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装备带自动化控制应用程序的采煤机,综采支架通过红外探测技术智能移架,工作面全部操作在井下集中控制中心和地面调度指挥中心完成,生产过程实现一键操作智能生产。
井下智能控制系统
打造富源县煤炭绿色发展装备技术综合服务基地项目,重点围绕打造富源煤炭产业产学研基地目标,建成集数字矿山、煤炭开采先进装备销售、租赁、维修维护、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项目是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助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实践,为富源煤炭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装备技术综合服务基地项目
取得成效
(一)通过绿色矿山建设,改善了矿区环境。矿山因地制宜修复改善矿区环境,通过绿化和美化矿区,整体环境整洁美观;采矿等生产系统,井下及地表供水、供电、运输等管理规范,基本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
(二)通过绿色矿山建设,提升、规范了矿山管理水平。矿山建立健全了各项机制,提升了员工技能及获得感,增强了员工干事的精气神,进而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环境,进一步提高公司形象。
(三)通过绿色矿山建设,提升了矿山“三率”水平。矿山不断更新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提升了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其中综合利用率高达95%,达到矿产资源“三率”指标领跑者要求,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实现矿井高效、高产、稳产及安全生产。
(四)建设了云南省首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大幅减少了作业人员,达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目标,极大增强安全保障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真正实现“减人、强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