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宣传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近年来,云南省始终紧跟国家脚步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和持续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现已建成77座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涌现出一批在资源开发利用、矿山生态修复、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对促进全省矿业坚持生态优先、深化绿色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025年,省自然资源厅经广泛征集和认真评选,遴选出了10家绿色矿山建设成效较为突出的矿山企业,旨在切实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各地因地制宜、有序规范加速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值此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期间,省自然资源厅对这些案例进行展播,与社会各界共享云南绿色矿山建设的成功经验做法,共谋矿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崭新思路。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矿山厂位于曲靖市会泽县矿山镇,开采矿种为锌矿、铅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公司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012年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022年被纳入云南省省级绿色矿山名录。
主要做法
因地制宜,科学开采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矿山厂矿体为倾斜至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矿石品位较高,矿体和底板稳固性为一般至中等,顶板稳固性为中等至较好。
膏体充填系统
根据矿体开采的技术条件、采矿方法,矿山厂选择机械化盘区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和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对于中等稳固或中等稳固以上矿体,采用机械化盘区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对于不稳固矿体,则采用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公司于2006年建成膏体充填系统,有效减少地面沉降并保护了地表环境,近18年未发生矿区地面大面积沉降。
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驰宏会泽矿业分公司矿山厂采矿权主矿种为铅矿、锌矿,共伴生矿种为银、硫、锗、镉,目前镉矿无法有效利用,其余金属均能有效利用。选矿厂设计处理量为2000吨/天,2024年6月完成改造建设,处理的矿石是铅锌氧硫混合矿,选矿工艺采用绿色高效的“铅锌硫低碱顺序优先浮选”新工艺。产出的最终产品是铅精矿(硫化铅+氧化铅)、锌精矿(硫化锌+氧化锌)、硫精矿,副产品为尾矿。
目前产生的工业固废仅有开采废石、选厂产生的尾矿,废石除部分用于建设外,其余废石和尾矿全部用于充填治理采空区,已做到尾矿不进尾矿库,生活产生的固废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置。开采废水处置与综合利用方面,驰宏会泽矿业分公司矿井涌水产生量大,产出涌水悬浮物含量高,为确保矿井涌水稳定达标排放,公司在井下设有三级沉淀处理系统处理矿井涌水,在末端建设了处理能力为76800立方米/天的矿井涌水处理系统,同时在排水口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对出水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矿井涌水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厂区绿化,实现生活污水“零排放”。生产废水处置与综合利用方面,对选矿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自主设计、改造,建成600立方米/小时处理量的选矿废水处理系统,已成功应用13年,回收有价金属1000多吨,同时不影响选矿指标,真正实现了高浓度选矿废水全部回用选矿作业、废水“零排放”,100%回用于生产。
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数字化矿山
矿山厂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建立了院企共建车间实验室,并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等多家院所建立协同技术创新的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多份合作协议,提高了资源回收率,降低了开采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集控中心
主要成效
(一)2020年绿色矿山建设以来,实施《超深井长距离膏体安全输送与多元协同充填技术研究》《膏体充填自动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等科研项目,形成了井下充填管网阶梯式及关键节点调压技术,有效优化矿山充填管网,精简充填管网长度6230米,洗润管水量减少40m³/次、充填时间减少30分钟/次;将1500米垂高充填管网输送压力控制在5MPa以内,实现超深井矿山安全高效自流输送。基于生产实际整合管理生产信息数据,开发膏体充填智能数据库和App移动终端,实现生产实时监控、一键智能充填,精准执行物料配比,确保深井采矿本质化安全。
(二)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激励,在专利申报和发表论文方面成绩喜人,近年来共获得9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富锗铅锌成矿系统和勘查技术创新及深部找矿重大突破》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硬岩矿床短流程非爆连续采矿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超深井让压韧性支护及减碳高效提升技术与工程示范》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高品位混合矿选矿产品品质与金属回收协同提升技术》获得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优秀奖,《复杂硫化氧化铅锌矿选矿废水减排与循环利用技术》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铅锌复杂矿与共伴生资源选矿新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驰宏会泽矿山特富铅锌矿石选矿技术提升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会泽膏体充填物料匹配性及其系统适应性研究》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500m以上超深混合井建井与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开展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与应用,实现选矿废水100%全流程回用,2018年《铅锌矿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规范》成功申报云南省地方标准,2021年4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行业标准;有色金属矿山膏体充填技术研究成功实现选矿尾矿作为膏体充填原料进行井下充填,实现零尾矿排放,2018年《有色金属矿山膏体充填规范》成功申报云南省地方标准,2021年《铅锌采选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行业标准,截至目前已累计申报专利153件。
(三)“铅锌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入选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版)。该技术采用“调节―混凝沉淀―吸附―臭氧氧化”工艺,通过配水选矿试验筛选出影响选矿作业的因子(pH值、硬度、金属离子、有机物含量),并结合水处理站现状,针对这些因子对原有工艺进行改造。混合矿选矿废水经回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直接回用于选矿作业。
此技术是国内首次将臭氧氧化工艺从试验室小型试验理论研究应用于铅锌选矿废水处理,有效解决了高硬度、高有机物、高碱度选矿废水循环利用对选矿作业的影响,攻克了高浓度复杂难选氧硫混合铅锌矿选矿废水处理闭路全流程循环利用选矿作业的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选矿废水100%全流程循环利用,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远超行业标准要求。
(四)始终坚持“创绿色矿山建行业标杆”的企业愿景和“绿色矿业和谐发展”的环保理念,坚持产学研创,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的科技项目实施,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工艺技术和设备更新迭代,矿山逐步实现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
自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以来,每年科技转化项目可为会泽矿业分公司创效1000余万元,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稳步提升,开采回采率由原来的97.21%提升至97.7%,达到矿产资源“三率”指标领跑者要求,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铅选矿回收率由原来的86.88%提升至88.00%,锌选矿回收率由原来的95.55%提升至95.56%,达到矿产资源“三率”指标领跑者要求,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经济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