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厅动态
云南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第三批典型案例展播丨文山州:“多规合一”勾勒美丽乡村 助推“庭院经济”发展
来源: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          发布时间:2025-08-25 09:02:11 【字体:

编者按

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宣传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两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相关要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美丽云南建设,2024年,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共同开展了云南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第三批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从全省各地推荐的案例中遴选出6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6个典型案例涉及山川、河流、草原等多种生态系统,充分展示了全省各地推进建设安全、绿色、健康、韧性、活力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有效举措和显著成效,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值此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期间,省自然资源厅将对这些案例进行展播,与社会各界分享交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云南样板,共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进经验。

 

“庭院经济”即农户家庭院落经济,指的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周边场域为空间范围、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生产经营、为自家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形式,是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级安排部署,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基础,以“小庭院大经济”为出发点,逐步延伸发展“庭院+美食”“庭院+车间”“庭院+文旅”“庭院+电商”等新模式,探索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机制,实现了村域空间、村民收入、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促进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系统提升。

核心做法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 优化生态产品空间布局

文山州编制完成全州州级、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883个村庄规划,形成全州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在村庄规划编制中统筹安排一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引导产业空间复合高效利用,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重点突出村民宅基地布局优化、内部道路交通和绿地开敞空间梳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补、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安排等内容,统筹协调村民建房需求。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尊重村民意愿,在规划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和景观设计上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从而改善提升村庄生活、生产、生态品质,为发展“庭院经济”提供保障。

以绿美村庄规划为基础 激发“庭院经济”活力

绿美乡村改造后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优先、留住乡愁,量力而行、分步推进,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抓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巩固全州所辖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I档标准。以“小庭院大经济”为出发点,盘活闲置资源,探索出多种“庭院+”新模式:马关县利用房前屋后的“方寸地”,种花卉、绿院墙,多维度拓展绿化空间;西畴县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金线莲,由专门的药材公司进行收购;广南县八宝镇利用田园风景吸引远近游客,带动销售八宝米近500吨。

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 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农文旅融合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山州围绕宜居宜业和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旅游与休闲共享、生态与人文呼应”的乡村建设理念,瞄准“打造独具特色山水田园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实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打造田园风光、康体养生、休闲农业、自驾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推动乡村旅游向文化游、民俗游、娱乐游等内涵丰富的旅游业态转变,丰富旅游业态,以活动、赛事为媒,盘活地方文化、特色农产品、特色景点,激活了当地文旅动能,激发了文旅市场的强劲活力。

取得成效

广南县石斛秘境景观长廊

“绿美乡村”颜值提升,与产值共赢共生。文山州全域13653个村庄开展绿美村庄建设,66万余人(次)群众主动投身绿美建设,绿化面积达36万平方米,植树13万株,创建美丽庭院18743户,建成绿美乡镇15个、省级绿美村庄40个、州级绿美村庄1430个。独具风韵的绿美乡村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了环境增绿、村民增收,“绿美”颜值与“金色”产值共赢共生。

“庭院经济”成效初显,“方寸地”变“致富园”。文山州8县(市)101个乡(镇)13807个自然村发展“庭院经济”农户达40936户,实现“庭院经济”收入2.15亿元,户均增收5200余元。“庭院经济”将产业变成风景,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走出了绿美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发展路子。

乡村旅游势头正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在马关县举办的2024年“逢春”户外旅游节活动中,皮划艇定向赛、“热辣滚烫”彩虹跑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四分马拉松等各项体育赛事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参与,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消费。广南县杨柳井乡宝月关村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以石斛产业为依托,建成AAA级景区,带动本村90户群众自筹资金1080万元入股合作社,2023年共计获得分红108万元,户均增收1.2万元;带动42户群众发展餐饮、民宿等,平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带动村内82户群众发展石斛“庭院经济”,户均年增收0.3万元以上,为群众带来了“真实惠”。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