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第二批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其中,云南省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产矿山生态修复案例。

一起来看案例概况。
云南省玉溪市大红山铁矿(以下简称“大红山铁矿”)是国内特大型铁矿山,年产铁精矿400万吨,堪称西南地区钢铁产业链的重要“压舱石”。
近年来,大红山铁矿积极融入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秉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和“边开采、边修复”的原则,创新实施矿业开发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模式,以智能矿山建设助推生态修复转型升级,在提升矿产资源开采效能、为发展壮大矿产资源经济贡献力量的同时,全力以赴避免矿山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



大红山铁矿植被恢复现状
随着边坡治理、塌陷区回填、复垦绿化等系统措施的落地落细,如今的大红山铁矿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呈现出“青峰叠翠见红山,鸟语花香好粮仓”的人与自然和谐景象,整体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成为生产矿山“边开采、边修复”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