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专场,介绍“十四五”时期云南省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盛高举,就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盛高举 赵嘉 摄
人民网记者: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自然资源部门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用地要素保障工作?成效如何?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盛高举:
大家都知道,经济要发展,项目是硬支撑,用地保障就是“粮草官”。“十四五”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努力做到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土地要素根基。我给大家介绍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供给接续发力,制度建设实现新突破。我们持续完善用地保障政策体系,为建设项目早落地、快落地、多落地提供体系完备的政策“工具箱”。年度利用计划优先配给优势地区、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用地,适时出台支持综合交通、能源、旅居产业、采矿项目等用地保障政策。出台支持综合交通项目用地22条措施,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文蒙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得以及时落地;制定磨憨、河口、瑞丽重点口岸“一岸一策”保障政策,优化“三区三线”划定和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政策,在国家新一轮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更新中全省划定开发区面积919平方公里,全面解决园区近期建设空间需求,重点保障曲靖德方纳米等675个承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用地,为全省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用地政策支持。

在建昆明长水机场T2航站楼

白鹤滩水电站
二是服务精度不断聚焦,审批质效有了新提升。我们想项目落地所想、急项目用地所急,建立健全定期调度、集中会审、一线服务、以审代训、跟踪跟办“五个机制”,让审批服务既有温度又有速度。我们持续健全重点项目用地告知书、工作协调会、报批催办函“一书一会一函”制度,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主动到交通、能源、水利等主管部门及重点用地单位、企业协调指导,及时跟踪项目办理进度。我们接续开展4轮土地要素保障“百日攻坚”行动,厅领导多次带队到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文山、大理等地“一线审批”,助推泸西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泸西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
三是技术赋能持续深化,管理效能再上新台阶。我们在全国首批建成并启用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监管系统,实现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全程留痕。我们搭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管理系统,将“十四五”期间全省6684个省级重大建设项目及“重中之重”项目全部纳入土地要素保障清单,并实现定期调度,提升用地保障管理水平。我们建立集体土地征收综合管理平台和云南省征地信息公开查询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并推行征地标准化建设,实现土地征收前期工作、审批、实施全流程无缝衔接和有效监管,推动征地前期工作规范化,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渝昆高铁
“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批准征转用地5195件、118.97万亩,批准件数较“十三五”增加138.6%。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用地保障的速度、精度和温度全力助推云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