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首本不动产权证颁发十周年座谈会顺利召开。会上,部分地区分别围绕不动产统一登记各领域业务进展情况作了交流发言。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将这些经验做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旨在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持续优化全省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日推出:昆明市。
一起来看。
近年来,昆明市不动产登记队伍着力打造“让老百姓办事不求人”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服务,创新推出一系列举措、模式,切实提升便民利企能力水平,全力争当云南省一流财产登记营商环境排头兵。
昆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上门办证
改革措施
“三减”提质效。减环节。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断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范围,多类财产登记事项实现全过程“一套资料、一窗交件、一次办结”。减时限。高频事项1个工作日办结,部分办证点实现“即时办结”;稳步推行新建商品房和新增建设项目交房(地)当日即向产权人交付不动产权证书。减材料。全面梳理完善要件资料,审查原件不再收取复印件,取消登记前置告知书、承诺书等材料。
“四优”添温暖。优化窗口设置。设置特殊群体“绿色窗口”、“企业专窗”、“自助查询”专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预约上门服务通道,做到特事特办。优化服务标准。主动公开业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做到业务标准、要件清单、流程环节、服务标准四统一。优化服务举措。积极推进午间不打烊、延时服务、“潮汐窗口”、帮办代办、非公证继承购买公证服务等特色服务,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和预告登记、登记资料查询等“跨省通办”。优化服务内涵。着力打造“昆登记·心服务”党建品牌,创造规范、透明、便捷、高效的一流登记财产营商环境。
“五化”强规范。管理制度化。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等,管好窗口和人员。要件清单直观化。将高频业务事项要件资料以表格形式公开呈现,确保公众对不动产登记办事指南应知尽知。服务规范化。加强办证点硬件建设,增强窗口人员服务态度、形象、语言、行为等“软件”实力。队伍作风建设经常化。建立重要工作督办制度及工作人员奖惩机制,锻造素质过硬的业务队伍。登记质量管控常态化。健全登前质检,登后月度、季度、年度质检和回访制度,提升登记质量和防风险能力。
“四创”促便捷。开创“自己的房子自己办”新渠道。推行新建商品房开发企业首次登记后购房人自行申请转移登记和“回迁房自行办证”,为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项目中存在贷款购房情形的群众架起自行办理登记“连心桥”。开创“带押过户”新模式。探索二手房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带抵过户”合并登记,并以此为基础推出“跨行办”“公积金办”。开创抵押登记“不见面审批”新服务。实现抵押登记在银行端“一站式”办结,抵押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不动产登记机构“零跑腿”。开创历史遗留问题“应化尽化”新时代。坚持“尊重历史、兼顾现实、民生优先、依法依规、属地负责”和“证缴分离”、“证责分离”原则,对已出具同意先行办理不动产登记书面处理意见的,以最快速度配合完成登记。
典型经验
厚植为民服务情怀。昆明市始终将“便民利企”作为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核心要义,以公众视角经常性开展自我审示,不断挖掘自身职能中可提升的空间,极限“自我施压”,进一步提供各类人性化服务,让登记服务更有温度。
加大协同办理力度。昆明市立足时代特点和市场需求精心雕琢服务细节,多部门协同联动激发流程创新、打破信息壁垒,探索推出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新思路,确保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昆明市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践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突出制度纪律刚性约束,加强业务培训柔性引导,全力推动全市登记队伍高水平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