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破解“落地难” 保障“加速度”——云南楚雄州优化重大项目全流程土地要素保障小记》,一同关注。
破解“落地难” 保障“加速度”——云南楚雄州优化重大项目全流程土地要素保障小记
刘会荣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扣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锚定“项目为王、保障为要”核心导向,以规划引领为根基、高效服务为抓手、精准配置为关键,全力破解重大项目“落地难”。2022年至今,全州纳入省级以上重大项目共800个,已完成用地保障731个,保障率高达91.37%,位居全省前列,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要素支撑。
精准落图落地
楚雄局强化顶层设计,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引领,高质量推进州、县(市)、乡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的编制审批。全州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07.9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65万亩、城镇开发边界33.16万亩、工业用地红线11.56万亩、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89.72万亩等关键控制线,从源头上为项目落地预留发展空间。
依托“一张图”系统,楚雄州致力于实现重大项目精准落图落地。楚雄局提前介入国家、省、州重点项目的选址选线,构建“红线数据库”,将各类控制线坐标、范围及要求录入系统,实现“一键查询、精准定位”;项目审查阶段,系统自动比对拟用地与“三条控制线”重叠情况,快速生成合规性审查报告,对占用核心红线区域的直接否决选址,对允许占用的一般区域则要求制定详细的避让保护措施。3年来,全州累计完成338个省级以上重大项目的合规性审查,通过调整优化项目布局方案,科学避让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确保落地项目均符合规划。
同时,楚雄局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倒逼各县(市)统筹利用存量资源。该局鼓励经营主体通过转型升级、收储重组等方式参与再开发,确保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按照“一地一策”“一宗一方案”原则,该局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建立用地开发利用动态监管机制,通过“巡查一批、延期一批、动工一批、收回一批”等举措,加快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3年行动计划以来,全州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18万亩、闲置土地7923.38亩,有效盘活土地存量,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全程保驾护航
楚雄局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重点产业与重大项目,组建用地保障专班,提前摸排项目用地需求,并按季度动态调整项目台账。依托要素保障协调机制,该局联合发展改革、能源等部门,围绕资金落实、前期工作推进、指标利用等关键事项,科学排出保障时序,定期调度用地组卷报批进展,及时破解审批堵点,为项目用地落地全程保驾护航。
为破除传统用地管理“环节割裂、审批繁琐”的弊端,楚雄局聚焦“选、批、征、供、用”全链条,推出“六保”举措,即选址保合规、计划保兜底、占补保落实、报批保顺畅、供应保高效、发证保便捷,推动实现更主动用地保障。
楚雄局还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精准服务为抓手,跑出用地审批“加速度”:一方面,坚持制度先行,制定3项核心制度明确审批标准,推行“100%告知+一对一帮扶”模式,州、县两级符合条件的项目平均1.5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审查转报,重大项目由专项团队全程对接,杜绝企业“反复跑、多头跑”;另一方面,通过流程再造提升效率,将用地规划、耕地占补等环节“并联推进”,深化“局长科长走流程”机制,开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现“即报即审”。
改革成效显著:楚雄市一个批次建设用地报件,从征地预公告到省厅受理仅用52个工作日,县级组卷至省厅预审查仅23个工作日。3年来,全州累计获批建设用地6.27万亩、临时用地3.62万亩,高效保障了一大批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助企降本增效
在土地利用环节,楚雄局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有序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出让前,楚雄局提前配齐地块基础配套设施,明确规划与建设标准,确保企业“拿地即能用”;交易过程中,通过公开公告实现规范化交易,推行“拿地即领证”,缩短项目落地周期;供后履约监管阶段,对工业项目建设、工程竣工、达产复核、达产后运行四个阶段实行全周期监管。2023年以来,全州以“标准地”模式供应工业用地20宗共1430.69亩,逐步实现“拿地即开工”的目标。
为深化降本增效改革,楚雄局开展产业园区土地效率提升行动,推动工业用地“出让+租赁”并重,健全多元供应体系。该局推出三种灵活供地方式:一是长期租赁,租期5年~20年,挂牌确定承租人,企业缴租建成后可转让转租,租期届满可申请续租;二是先租后让,租期不超过5年,企业达到约定标准后可转为出让,转出让后享有完整土地权能;三是弹性年期出让,出让年限低于20年,按年限比例确定地价,企业缴纳出让金后可办理不动产登记,到期后可申请续期。3年来,全州通过各类政策累计降低企业用地成本1.97亿元。
与此同时,楚雄局优先保障民生和实体经济用地,3年来全州共供应住宅用地0.33万亩、工矿仓储用地0.81万亩、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用地3.87万亩,土地供应结构持续优化。
下一步,楚雄局将继续聚焦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用地保障效能、深化土地利用改革三大方向,推动土地要素向优质项目、重点领域集中,以更精准的服务、更有效的举措,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自然资源“支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