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州市动态
楚雄州:智慧耕保赋能网格管理 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红线
来源:楚雄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时间:2025-11-14 09:00:45 【字体:

今年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聚焦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发现难、协同难、处置慢”三大核心瓶颈,创新构建“131”工作机制(即1个实施意见统筹全局、3个实施方案协同推进、1个考核办法检验成效),全面建成点上突破、线上联动、面上覆盖的楚雄智慧耕保系统,实现全州耕地保护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数据显示,全州现状耕地保有量达504.5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368.44万亩,均高于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库统管”,一图管制全域用途

楚雄智慧耕保系统全面整合全州耕地现状、规划、权属等核心数据,系统集成历年来各地耕地变更轨迹、“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数据和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图斑等关联内容,形成全维度数据链,并实时对接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及地面巡查情况,通过智能解译等技术手段及时更新动态变化,真正做到“一库统管”,有力打破数据信息孤岛。得益于海量数据的化零为整,全州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各地耕地基本信息及其变化情况实现了“一图可视化、一键快查询”,系统信息共享服务更快更准更全。系统还能结合定位区域耕地后备资源位置、面积、开发潜力,地块土壤肥力、灌溉条件及“三区三线”管控要求,自动生成“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种植建议,为属地决策提供参考。“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在手机上就可以知道哪些地块是耕地、哪些地块是永久基本农田,既节省了往返自然资源所查询的时间和精力,又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规划建房、种植养殖等生产生活行为。”部分土地专管员和村民纷纷表示。

 

楚雄智慧耕保系统网页端(Web)界面

“一村一图一表”,压紧压实网格责任

为提升耕地保护业务办理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楚雄智慧耕保系统探索开发了“一村一图一表”功能,支持用户实时查询分析各自然村耕地分布、保护范围、利用状况及责任网格管理员等信息。各级耕地保护网格员可运用系统,灵活开展耕地变化对比,一键填报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疑似问题线索清单,经由统一入口完成线索分派、核查反馈、整改进度跟踪全流程线上操作。该功能进一步压实各级耕地保护网格员、土地专管员和土地信息员责任,畅通规划落实、执法监督、“三区三线”管制等工作的跨级协同渠道,大幅减少线下沟通成本,确保“工作可追踪、责任可复盘”。

 

“随手拍”,全民监督一键上报

针对传统耕地保护“事后处置多、公众参与少”的痛点,楚雄智慧耕保系统在推出网页端的同时,开发上线了微信小程序。小程序搭载的“随手拍”线索快速上报模块,操作门槛低、审核效率高,一经确认便可自动分派至属地网格,更好地激活了全民参与积极性,拓展了耕地保护的监督范围。2024年12月,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土地专管员(村级网格员)收到群众上报一台挖机疑似在村组耕地上挖土的图片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制止了涉事村民在自家承包的永久基本农田里挖鱼塘的行为。

 

楚雄智慧耕保系统小程序线索上报界面

“无人机+AI”,多维赋能问题发现

楚雄智慧耕保系统还实时接入无人机巡航照片及视频,从源头解决人工巡查“覆盖窄、效率低”的问题。在楚雄市子午、东华片区建立的无人机巡航试点,技术人员通过常态化巡航,利用无人机举证自动生成违法地块坐标、面积、现状照片及对比影像,经智能筛查比对,精准锁定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减轻了人工巡查负担,实现了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楚雄市无人机巡航试点

当前,楚雄智慧耕保系统已成为楚雄州深化网格化管理、强化全方位宣传、优化跨单位协作的重要辅助手段,正加速推动全州耕地保护工作数智化转型升级。下一步,楚雄州将加大系统宣传培训力度,更好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完善系统功能,让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主动投身到耕地保护工作中去,携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打印页面      |      分享到: